六經十一論

六經十一論
唯識宗所依的經論, 有‘六經十一論’。 在六經中, 以《解深密經》為本經;在十一論中, 以《瑜伽師地論》為本論。 六經是: 一、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 有三種譯本。 一者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的六十卷華嚴;二者唐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;三者唐般若所譯的四十卷華嚴。 其中般若所譯者, 僅為該經的入法界品。 二、 解深密經: 有四種譯本。 一者宋求那跋陀羅譯, 名《相續解脫經》;二者北魏菩提流支譯, 名《深密解脫經》;三者陳真諦譯, 名《佛說解節經》;四者唐玄奘譯, 名《解深密經》五卷。 三、 《如來出現功德庄嚴經》: 中土未譯。 四、 《阿毘達磨經》, 中土未譯。 五、 《楞伽經》, 有三種譯本。 一者宋求那跋陀羅譯, 四卷, 一名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;二者魏菩提流支譯, 十卷, 名《入楞伽經》;三者唐實叉難陀譯, 七卷, 名《大乘入楞伽經》。 六、 《厚嚴經》: 中土未譯。 十一論是: 一、 《瑜伽師地論》: 瀰勒說, 唐玄奘譯, 一百卷, 二、 《顯揚聖教論》: 無著造, 唐玄奘譯, 二十卷。 三、 《大乘庄嚴經論》: 瀰勒說本頌, 世親造釋論, 唐波羅頗密多譯, 十三卷。 四、 集量論: 陳那造, 陳真諦譯, 四卷。 另有唐義淨譯本。 五、 攝大乘論: 無著造本頌, 世親造釋論十卷, 另有無性所造之釋論十卷, 以上均為唐玄奘譯。 另有兩種異譯本, 一為真諦所譯之本論及世親釋論;一為佛陀扇多所譯無著本論及世親釋論。 六、 《十地經論》: 世親造, 北魏菩提流支譯。 七、 《分別瑜伽論》: 瀰勒說, 中土未譯。 八、 《辨中邊論》: 瀰勒說本頌, 世親造釋論, 唐玄奘譯, 三卷。 另有陳真諦異譯本名《中邊分別論》, 二卷。 九、 《二十唯識論》: 世親造, 唐玄奘譯, 一卷。 另有兩種異譯本, 一為北魏菩提流支譯, 名《大乘楞伽唯識論》, 一卷;一為陳真諦譯, 名《大乘唯識論》, 一卷。 十、 《觀所緣緣論》: 陳那造, 唐玄奘譯, 一卷。 另有陳真諦異譯本, 名《無相思塵論》, 一卷。 十一、 《阿毘達磨雜集論》: 無著造本頌, 師子覺造釋論, 安慧造雜論, 唐玄奘譯。 見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一所載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